新余技師學院
聯系我們
電話:0790-6344241
郵箱:xyzjzxxzxx@126.com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北湖西路469號
關注我們
診改應知必會50問
時間:2022-03-16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次
診改應知必會50問
1.什么是“診改”?診改的重點是什么?
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簡稱“診改”工作,診改工作是建立常態化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機制,引導和支持學校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切實發揮學校的教育質量保證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重點是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與運行。
2.“診改”所依據的主要文件都有哪些?
教育部文件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
(2)《關于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6】37號);
(3)《關于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7〕56號);
江西省教育廳文件
(4)《關于印發<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執行方案>(試行)的通知》(贛教職成字【2016】33號);
(5)《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實施規劃》;
學校文件
(6)《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教學自主診改實施方案》;
(7)《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迎接診改復核工作方案(討論稿)》。
3.診改的工作方針是什么?
“診改”的十六字工作方針是“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
4.診改中強調的“三全”、 “三部曲”含義是什么?
“三全”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
“三共”即:共創、共治、共享;
“三部曲”即:事前(目標、標準)、事中(監測、預警)、事后(診斷、改進)。
5. 實施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實施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的根本目的。
6. “診改”的核心是什么?
“診改”的核心是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7.怎樣理解診改是治理范式的變革?目標轉變?重心轉變?價值轉變?
診改是治理范式的變革,即方式轉變:從行政管理走向內部治理;目標轉變:從關注迎評達標轉向潛心自主保證;重心轉變:以需求為導向聚焦專業發展;價值轉變:將學生和教師發展作為診改落腳點。
8.診改的八大核心理念都是什么?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教育質量唯一坐標系
(2)教育質量是指對黨和國家、學生、社會多方需求的滿足程度
(3)教育質量是在計劃、實施、診改的過程中形成的
(4)質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5)質量歸根到底要靠自身保證
(6)質量提升必須依靠共創、共治、共享
(7)診改必須堅持促發展與保底線相結合的原則
(8)診改必須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
9. 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的三大任務是什么?
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的三大任務為:構建診改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搭建學校運營數據管理系統、建立學校內部質量保證制度體系。
10. 診改通過怎樣的工作實施來不斷提升辦學活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的?
診改工作的實施是通過持續規范的自我約束、自我評價、自我改進、自我發展,建立并運行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不斷提升辦學活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11. “診改”的目標可以描述那“六化”?
“診改”的目標是:治理體系最優化、管理工作標準化、教學秩序正規化、實現手段信息化、質量保障可控化、治理能力現代化。
12.診改的邏輯起點是什么?
打造“兩鏈”:即目標鏈和標準鏈
13.什么是目標鏈和標準鏈?
目標鏈是依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及其分項規劃、子規劃,由學校總體發展目標、各部門(崗位)工作目標、專業建設(教學)目標、課程建設(教學)目標、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成長)目標構成的自上而下、層級分明、內容關聯的目標體系。
目標鏈:學校總體(人才培養)目標→部門(崗位)工作目標→專業建設(教學)目標→課程建設(教學)目標→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成長)目標→學生工作(學生成才)目標
標準鏈是依據目標鏈,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標準、專業建設(教學)標準、課程建設(教學)標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成長)標準、學生工作(學生全面成才)標準構成的內容關聯、相對獨立的標準體系。
標準鏈:學校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標準→部門(崗位)工作標準→專業建設(教學)標準→課程建設(教學)標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成長)標準→學生工作(學生成才)標準
14. 質量診斷系統由哪兩部分組成的?都是怎樣進行的?
質量診斷系統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自我診斷,二是考核性診斷。
自我診斷以各層面自測性考核為主,由各層面自主進行;
考核性診斷由學校、各職能部門、各院(部)分類、分事組織實施。
15. 診改對質量提高所起到怎樣的作用?
診改對質量提高所起到的作用是推進常態化持續改進,實現螺旋式提升發展。
16. 為什么說診改是過程,更是建設?
診改是過程,更是建設,即診改主要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
17. 什么是診改中的標準?
標準是各層面循環周期內針對具體目標所使用的文件、制度、規定、規范、標準等。
18.學校各層面循環周期都是什么?
學校(部門)層面循環周期是年度,專業層面循環周期是學年,課程層面循環周期是學期,師資層面循環周期是年度,學生層面循環周期是學年。
19. 怎樣理解診改中的標準?
標準是為了完成目標而創造的,是目標特征、底線、尺度的呈現。標準有底線,無上線。
20. 診改“55821”的含義是什么?
5:指五縱系統,即:決策指揮系統、質量生成系統、資源建設系統、支持服務系統、監督控制系統
5:指五橫層面,即: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
8:指“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2:指雙引擎,即:文化引擎,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現代質量觀。機制引擎,包括自我激勵機制、考核性激勵機制、聯動機制。
1:指一個數據平臺,即校本數據采集分析平臺
21. “五縱五橫一平臺”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都指什么?
“五縱五橫一平臺”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即按照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等五個系統,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五個層面,以校本數據采集分析平臺為依托,建設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自我質量保證機制,逐步形成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22.什么是“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是指全面提升質量的工作過程,由兩個循環構成一個8字型。依據目標和標準,組織實施,在工作過程中分析數據、診斷問題、及時改進,促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形成不斷提高的質量改進螺旋(循環提升)。
第1個循環是大循環,依據目標(起點),制定標準,設計行動方案,組織實施,全程進行自我診斷,不斷找到差距,通過激勵、學習及創新,改進提升,建立更高一層的發展目標。我們稱之為“階段改進”。即:目標→標準→設計→組織→實施→診斷→激勵→學習→創新→改進
第2個循環是小循環,是指在實施工作的過程中,進行數據分析檢測,隨時發現問題,及時發布預警,督促相關部門、人員采取切實措施,及時改進。我們稱之為“常態糾偏”。即:實施→檢測→預警→改進。
23.能否最簡單描述一下“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的實施順序?
“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的實施順序簡單的說就是目標→標準→實施→診斷→改進。
24.不同層面如何實現“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從相應的目標開始,制定標準,進行實施,通過自我診斷和外部監測,進行數據分析,隨時發現預警,及時調整改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促進工作質量的循環提升。
25.怎樣落實主體責任來保證學校總體目標的實現?
完善學校“兩級管理”機制,將診改工作融入部門、院(部)的績效目標考核。強化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主體責任,按照目標、組織、實施、診斷、問題、改進的診改流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螺旋式上升,保證學校總體目標的實現。
26. 學校質量文化主要包括哪幾個層面?
學校質量文化主要包括道德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建設等幾個層面。
27. 學校質量文化建設的目的是什么?
學校質量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創新質量文化內涵和特征、明確質量文化地位和作用。
28. 學校質量文化的建設原則是什么?
學校質量文化的建設原則:全員參與、以人為本、特色引領、持續建設。
29. 診改要營造怎樣的質量負責和質量文化氛圍?
診改要營造“時時、處處、事事”為質量負責,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質量文化氛圍。
30.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復核基本原則是什么?
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復核基本原則是堅持數據分析與實際調研相結合、堅持關注標準與注重特色相結合、自主診改與抽樣復核相結合。
31. 國家診改復核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國家診改復核工作是以全國診改委的《診改復核指引》為指導,以學校實施方案為依據,以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為重點。基本原則是:
(1)關注診改軌跡:堅持數據分析與實際調研相結合,基于學校平臺數據分析,以軌跡變化為關注點,輔以實際調查研究,做出與事實相符的判斷。
(2)尊重校本特色:堅持一校一策,尊重學校的歷史文化和辦學自主權,針對學校當前發展階段和發展目標,引導學校科學定位、服務發展、促進就業,進一步完善有效可行的診改工作實施方案。
32. 診改復核重點關注學校什么?
診改復核重點關注學校內部質量保證“有沒有、動沒動、有效否”,幫助學校理清思路、優化方案、總結成效、找出問題、提出建議。
33.《復核指引》中關于“兩鏈”都包括哪些核心內容?
(1)學校發展規劃是否成體系,學校發展目標是否傳遞至專業、課程、教師層面,目標是否上下銜接成鏈。學校機構職責是否明確,是否建立崗位工作標準,標準和制度執行是否有有效機制。
(2)專業建設規劃目標、標準是否與學校規劃契合,是否與自身基礎適切。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3)課程建設規劃目標、標準是否與專業建設規劃契合,是否與自身基礎適切。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4)教師個人發展目標確定是否與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專業建設規劃等相關要求相適切,教師是否制定有個人發展計劃及與之相應的目標與標準。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與自身基礎適切。
(5)學生是否制定有個人發展計劃,個人發展目標是否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及素質教育相關要求相適切。學校是否建立指導學生制定個人發展計劃的制度。
34.診改復核有哪三種結論?
診改復核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自主診改工作有效程度的檢驗。復核結論有兩種,即“有效”、“異常”、“待改進”。
35. 診改復核都有哪幾個工作程序?
診改復核工作程序是確定復核院校、成立專家組、網上復核、現場考察復核。
36. 現場考察復核時的座談對象是誰?
現場考察復核時座談對象是教師和學生。
37. 現場考察復核有幾種方式?
現場考察復核方式是聽取匯報、訪談座談、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資料查閱。
38.對學校進行信息化復核什么?
信息化復核是復核學校平臺對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運行的支撐情況,重點復核平臺的頂層設計、建設、應用及成效。
39. 教育部文件規定職業院校至少每幾年完成一次診改抽樣復核工作?抽樣復核的學校數應不少于總數的多少?
根據教育部文件,職業院校診改工作2016年啟動,每三年至少完成一次診改抽樣復核工作。在學校自主診改的基礎上,抽樣復核的學校數應不少于總數的1/4。
40. 診改與評估有什么本質區別?
診改與評估有本質的不同,最關鍵的不同是評估是通過外部評估促進學校發展,而診改是要求通過自我診斷與改進建立質量主體意識、實現常態“診改”和質量螺旋提升。
41.診改要建立怎樣的責任鏈條?
診改要促進工作落實,健全責任鏈條。注重建立從宏觀到微觀、從計劃到執行的完整責任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健全科學分工、緊密協作的工作機制,制定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每項工作都要有明確目標、工作舉措、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42. 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主要環節有:社會需求調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建設、教學條件建設、教學組織實施、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
43. 全省中職診改試點院校有多少所?
全省中職診改試點院校有34所。
44. 全國職業院校診改試點工作三個逐步深化的階段都是什么?
職業院校診改試點工作分為考核性診改、制度化診改、常態化診改三個逐步深化的階段。
45.“診改”的四個階段是什么?
制度、機制、能力、文化。
46.SWOT分析法的內涵是什么?
是對組織外部環境的機會因素(O)、威脅因素(T)和組織內部的優勢因素(S)、弱勢因素(W)的查找、羅列并進行系統分析的方法。是一種有效地進行自我診斷的方法。
47.我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幾個目標任務是什么?有幾條基本原則?都是什么?
目標任務:建立學校教學診改制度、建立校本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建立具有中等職業教育特色的現代質量文化。有三條基本原則,分別是“三全”原則、問題導向原則、質量至上原則.
48. 質量至上原則中“三個基本”是指什么?
“三個基本”是指“基本辦學方向”、“基本辦學條件”和“基本管理規范”。“基本辦學方向”是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根本,“基本辦學條件”是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基礎,“基本管理規范”是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保障,體現辦學質量的主要指標是人才培養的質量。
49.中職學校教學診改層面選擇為學校、專業和自選層面(在課程、教師、學生層面中自選 1-3 個),我校診改是哪三個層面?
我校診改層面為學校層面、專業層面和學生層面.
50.如何更深入的了解診改動態?
全國職業教育診改網的網址是:http://www.zyjyzg.or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