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pscd1"></video>
      1. <video id="pscd1"></video>

            在線咨詢  |   職工訴求  |   加入收藏
            兩車
            網絡安全
            核心價值觀
            防溺水
            文明城
            國家安全
            新余技師學院
            聯系我們
            電話:0790-6344241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北湖西路469號
            新余技師學院/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二維碼

            關注我們

            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8.20

            時間:2022-03-17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
            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關于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6〕37號),進一步深化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建立常態化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運行機制,以教育部、省教育廳兩級教學工作診改方案為指導,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為指南,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促進學校自主發展、內涵發展為宗旨,按照“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工作方針,構建網絡化、全覆蓋、具有較強預警功能和激勵作用的質量保證制度體系,建立自我診斷與改進的螺旋循環提升的運行機制。通過診改體系建設,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晰,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持續、有效、穩定的辦學質量保證系統,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發展能力,圓滿完成江西省試點校各項工作任務,為中職學校開展診改工作提供成功經驗,做出應有貢獻。
            二、目的意義
            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制度,是引導學校改善辦學條件、規范學校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舉措,也是中等職業學校落實辦學主體責任,教育行政部門履行管理職責,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制度安排,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目標任務
            我校作為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學校,應在省、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部署、指導下,在省診改專委會工作指導下,建立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學校主動自主診改,按期申請并接收上級抽樣復核,積極履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改主體責任,實現學校自我規劃、自我約束、自我評價、自我改進、自我發展,持續提升辦學活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一)建立學校教學診改制度 
            以省級統籌、地市實施診斷為前提,結合學校自身實際,通過教學診改工作,構建覆蓋全員、貫穿全程、縱橫銜接、網絡互動的常態化教學診改制度,在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層面(首次選擇學校、專業、學生三個層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診改運行機制,并以此為依據開展自主診改。 
            (二)建立校本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的常態化建設與應用,提升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在診改工作中的基礎作用,建立數據真實、采集適時、反映及時的校本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和分析人才培養工作狀況。 
            (三)建立具有中等職業教育特色的現代質量文化 
            通過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改工作,促進學校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求,將質量內化為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氛圍,建立持續、全面滲透的學校教育質量文化。
            、基本原則
            1.“三全”原則。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診改,讓診改工作成為一種常態,常做常新。全校師生人人參與診改工作,診改點覆蓋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從調研、制定方案、實施診改、總結規律、建章立制,全程不間斷,在首輪三年循環之后,按照年度為單位循環,持續進行,有效改進,逐步改進,逐步完善常態化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體系,最終達成目標更新。
            2.問題導向原則。學校、教職工、學生是學校發展的主體,是人才培養工作質量保證主體,也是教學工作診改的主體。在實際工作中要喚醒主體意識,明確教學工作診改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職工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生成長的基礎。在教學工作診改行動中,要以問題為導向,自主查找補齊短板。同時,也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3.質量至上原則。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改的核心是質量,對象是“三個基本”。“基本辦學方向”是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根本,“基本辦學條件”是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基礎,“基本管理規范”是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保障,體現辦學質量的主要指標是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增強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提升,培育現代質量文化,是教學工作診改的最終落腳點。
            四、診斷項目
            依據省廳《方案》,學校的自主診改包含7個診斷項目,22個診斷要素,105個診斷點。學校將根據“堅守底線”原則,隨著診改工作的逐步推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逐步調整和完善“診斷點提示”內容,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自主診改。
            五、工作任務 
            (一)完善規劃,構建目標體系
            1.科學制定規劃,明確發展目標
            制定學校“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及專項規劃,在學校規劃和專項規劃的基礎上,編制部門規劃 (專項子規劃),形成學校“十三五”戰略規劃體系,明確學校各項工作發展目標。
            根據規劃目標,確定年度建設計劃,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呼應的目標鏈。依據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了學校專業建設、信息化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學生全面發展、校企合作等六個專項規劃。
            依托學校專業建設專項規劃,各專業編制專業建設子規劃、專業建設方案、課程建設規劃,明確年度建設目標,形成學校專項規劃與每一個專業及課程的目標執行鏈。基于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專項規劃,教師編制個人成長發展規劃。基于學校學生素質培養專項規劃,學生編制個人成長發展規劃。
            表2  學校發展規劃及目標體系建設一覽表
            層 面 規 劃 目 標 建設主體
            學 校 學校“十三五” 發展規劃 年度計劃(工作要點) 黨政辦
            專項規劃:
            ①專業建設規劃
            ②課程建設規劃
            ③教師建設規劃
            ④學生全面發展規劃
            ⑤信息化建設規劃
            ⑥校企合作規劃
            專業規劃年度計劃 各相關職能部門
            教研室子規劃 子規劃年度計劃 教研室
            專 業 專業建設規劃 專業建設年度計劃 教務處、教研室、專業團隊
            課 程 課程建設規劃 課程建設年度計劃 教務處、教研室、專業團隊
            教 師 教師建設規劃
            教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教師建設年度計劃
            教師個人發展計劃
            教務處、教師
            學 生 學生全面發展規劃
            學生個人學習生涯規劃
            學生全面發展年度計劃、學生個人發展計劃 學生處、團委、學生
             
            2.合理分解任務,落實建設目標。
            根據年度建設目標,編制年度工作計劃,在此基礎之上,編制年度任務書及任務分解表,同時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將任務完成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確保各項建設任務的完成與規劃目標的達成。
            3.建立反饋機制,實現規劃目標。
            將建設任務的落實完成情況與信息平臺相結合,實現數據過程性、實時性采集。基于數據進行分析,每項建設任務進行自主診斷,形成任務執行報告。自下而上,完成部門規劃、專項規劃、學校總規劃的年度診改報告。依據報告結論,不斷修正目標鏈,逐漸逼近學校規劃目標,實現規劃目標。
            (二)完善標準,構建標準體系
            1.完善學校各類標準
            梳理學校各項工作,制定工作流程及標準;在工作程序及標準的基礎上,配套制定該項工作的建設標準;為激發教職工的內生動力,保證各項工作按照建設標準保質保量完成,完善考核標準及績效標準。
            2.完善專業和課程標準
            依據專業建設規劃,分專業編制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建設標準,制定課程開發標準、課程實施標準、課程評價標準,形成專業教學標準體系。
            3.制定教師發展標準
            以提升教師的專業化能力為目標,規劃教師入職后成長路徑,建立學校教師準入標準、崗前培訓標準,制定“雙師型”教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資格認定標準,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保障。
            4.制定學生發展標準
            以提高學生生涯發展能力為目標,規劃學生到校后提升成長途徑,建立學生品德行為標準、身心健康標準、專業技能標準、社會實踐標準,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四)診治結合,構建內控體系
            1.梳理重點工作風險點,加強過程性監控
            根據縱向五系統的職責,厘清各部門的管控事項,梳理、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及管控事項工作流程,形成學校內部制度體系。根據學校重點工作標準,確定其風險點、監控點,修改制度及流程,完善預警,并對其實施監督控制。
            學校層面,由黨政辦、總務處實施,對財務預算、財務收支、基礎建設、招標采購、資產管理、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項進行監督控制。
            專業層面,由教學處實施,對專業調整、建設、運行及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監督控制。
            課程層面,由教學處實施,對課程開發、實施、評價進行監督控制。
            教師層面,由黨政辦和教務處實施,對教師考核聘任及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兼職教師、青年教師各類型師資隊伍建設進行監督控制。
            學生層面,由學生處實施,對學生資助、學籍管理、學生流失率等進行監督控制。
            2.建立質量監控制度,加強診改工作監控
            在自我診斷的基礎上,依據數據信息平臺,診改辦、信息處組織相關人員對其進行自診報告評價。按照評價結果,出具質量報告,各部門依據質量報告,制定整改方案。
            為確保各項工作質量,在學校診改工作中,相應制定數據采集制度及標準、自診報告評價標準、質量年度報告制度、整改工作反饋制度等,形成考核性診斷制度體系。
            (五)搭建平臺,提供技術支撐
            在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搭建學校教學診改工作信息化管理平臺。完善現有業務應用系統功能,建設智能校園網絡。在現有網絡基礎環境條件下,依據質量監控、大數據分析及數據挖掘理論,建立三層體系結構的信息化網絡系統,即基礎網絡層、業務應用層、質量監控層,實現學校各項工作的智能化、透明化。
            1.完善基礎網絡設施,滿足運行需求
            依據診改工作需要,在現有網絡基礎之上,完善學校基礎網絡設施和環境,實現無線網絡全域覆蓋;建立學校數據中心,滿足各項業務應用系統運行和質量監控工作的數值運算、數據存儲需求。
            2.規劃業務應用系統,搭建智能網絡
            按照學校部門職能和專業教學工作需要重新規劃業務應用系統。建立集成各業務系統的集成,同時建立移動業務應用平臺,實現學校各項工作的狀態查詢、流程跟蹤、數據統計的信息可視化、應用智能化和辦公高效化。
            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在信息化數據管理平臺中增加課程評價、教師、學生成長軌跡檔案等功能,完善教學資源庫建設,建立移動學習平臺,優化教學服務功能,使之更好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3.建立質監預警平臺,實現融合對接
            建立基于各項業務系統的質量監測預警平臺,主要功能包括:業務狀態數據采集、業務狀態數據統計分析、業務發展趨勢預測及預警、業務狀態評價反饋。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對學校業務工作實現及時、持續、有效的監控、診斷和改進,同時實現與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學校信息化平臺的融合對接。
            六、組織實施
            (一)構建診斷與改進工作機制
            1.建立8字螺旋機制
            根據建設→診斷→自評→改進的工作思路,確定各項工作的診斷與改進流程,構建自主診改運行機制,即:規劃目標→制定標準→年度實施→執行報告→部門自我診斷→提交診改報告→學校抽樣復核→學校反饋復核結論和改進建議→復核結論應用(績效考核、校內通報)。

            2.建立質量報告反饋機制
            建立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5個層面,學校→部門二層級的質量分析、報告、信息發布機制,及時反饋實施、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反饋診斷結果與改進建議。制定學校質量分析與報告制度,明確報告發布的頻次、內容、要求。編制學校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向社會、家長及全校師生開放,接受大家的監督。
            3.建立質量預警機制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項目參考表》,對學校重點項目及重要診斷點進行預警。根據預警反饋數據,指揮決策系統及時做出工作任務和實施進度調整,確保工作質量。
            (二)診斷與改進的運行實施
            根據“五縱五橫”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要求,立足橫向定標準,縱向抓落實的原則,對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五個縱向系統在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層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梳理,使每一個橫向層面的診改工作均能按照8字螺旋模式實施運行,不斷提升,逼近目標。
            (三)診斷與改進的工作進程
            1.制定診改實施方案。2017年6月底,制定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實施方案,并研討論證,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工作實施方案。
            2.編制與完善規劃。2017年,學校修改完善校級“十三五”規劃,明確規劃目標標準,各處室制定部門工作規劃,教師、學生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3.搭建體系,梳理制度。2018年,搭建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梳理學校管理制度,建立診斷性考核制度。
            4建設實施與自診。2018年底處室及各專業進行自我診斷,并完成部門《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我診改報告》,每個質量保證主體形成一個質量改進螺旋。
            5.學校內診。2019年學校進行內部自我診斷,完成學校2019年度《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我診改報告》。
            6.迎接復核。2021年12月份完成抽樣復核的準備工作,迎接省診改委的抽樣復核。
            、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教學診改工作作為學校的“一把手”工程,具有頂層設計的特點,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謀劃。為保障診改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完善了診斷組織機構,成立了教學診改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胡浩然(校長)
            常組長:鄒建峰 李峰
            成  員:劉海林 胡朝明 黎宇 宋兵及教務處、黨政辦、學生處、信息處、招就辦、總務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
            領導組下設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辦公室(診改辦)。
            辦公室主任:喻青勇
            干      事:康樂
            診改辦負責日常工作,信息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其他部門全程參與配合。診改辦按照方案要求,將任務指標分解到相關分管領導和責任部門,圍繞主要目標,提出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各有關部門明確任務目標,密切協作,抓好貫徹落實,根據實施方案制定學期工作計劃,分階段、分步驟實施。
            )經費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工作診改制度建設,安排專項經費,用于研制、修改和完善《方案》,開展針對各類人員的診改培訓,組織復核,以確保《方案》的順利實施。
             
             
             

            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任務及進程安排一覽表
            階段 任務編號 建設任務 預期成果 責任部門 完成時間
            (一)
            建立和完善目標鏈
            1 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 (1)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 黨政辦 2018年6月
            2 學校專項發展目標 (1)專業建設規劃
            (2)課程建設規劃
            教務處 2018年6月
            (3)師資建設規劃 教務處
            (4)學生全面發展規劃 學生處
            (5)信息化建設規劃 信息處
            (6)校企合作規劃                                                                                                                                   招就辦
            3 學校年度工作目標 (1)學校年度工作計劃(要點)(目標任務分解表) 黨政辦 每年年初
            4 各部門年度工作目標 (1)各部門年度工作計劃(目標任務分解表) 各部門 每年年初
            5 專業建設目標 (1)專業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2)專業建設年度實施方案(2019)
            教務處 2018年6月
            每年年初
            6 課程建設目標 (1)課程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2)課程建設年度實施方案(2019)
            教務處 2018年6月
            每年年初
            7 師資建設目標 (1)師資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2)師資培養年度實施方案(2019)
            教務處 2018年6月
            每年年初
            8 教師個人發展目標 (1)教師發展規劃(2016-2020)
            (2)教師個人發展規劃(2019)
            教務處 2018年6月
            每年年初
            9 學生全面發展目標 (1)學生發展規劃(2016-2020)
            (2)學生個人發展規劃(2019)
            學生處 2018年6月
            新生第一學期
            (二)
             
            建立和完善標準鏈
            10 建立和完善各部門工作職責 (1)各部門工作職責
            (2)各部門、各崗位工作標準
            黨政辦
            各部門
            2018年10月
            持續完善
            11 建立和完善專業建設標準 (1)專業建設指導性標準
            (2)各專業建設標準
            教務處
            教研室
            2018年10月
            持續完善
            12 建立和完善課程建設標準 (1)課程建設指導性標準
            (2)各課程建設標準
            教務處
            教研室
            2018年10月
            持續完善
            13 建立和完善課堂教學標準 (1)課堂教學指導性標準
            (2)課堂教學評價考核標準
            教務處 2018年10月
            持續完善
            14 建立和完善師資建設標準 (1)教師聘用標準
            (2)教師發展標準
            黨政辦
            教務處
            2018年10月
            持續完善
            15 建立和完善學生發展標準 (1)學生全面發展標準 學生處 2018年10月
            持續完善
             
            (三)
             
            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
             
             
            16
             
            建立和完善資源運行、支持服務等管理制度 (1)行政管理制度匯編 黨政辦 持續完善
            (2)教學管理制度匯編 教務處 持續完善
            (3)學生管理制度匯編 學生處 持續完善
            (4)資產管理制度匯編 總務處 持續完善
            (5)財務管理制度匯編 黨政辦 持續完善
            (6)人事管理制度匯編 黨政辦 持續完善
            (7)招生就業管理制度匯編 招生就業處 持續完善
            (8)后勤服務管理制度匯編 總務處 持續完善
            (9)信息服務管理制度匯編 信息處 持續完善
            (10)安全保衛管理制度匯編 保衛處 持續完善
            (四)
            建立和完善監督控制機制
            17 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標準和制度,建立診改工作獎懲機制并形成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1)學校各層面診改考核管理辦法 診改辦 2018年6月
            18 建立各層級質量改進螺旋,實施質量診斷與改進 (1)各專項年度診改報告(對應6個專項規劃) 相關部門 每年年底
            (2)各部門診改報告 各部門 每年底
            (3)各專業建設診改報告 專業負責人 每學年底
            (4)各課程建設診改報告 教研室 每學年或學期底
            (5)教師發展個人診改報告 教師個人 每年底
            (6)學生發展個人診改報告 學生個人 每學年底
            (7)學校診改報告 診改辦 每學年底
            19 編制年度質量報告,進行有效的監督控制  (1)專項年度質量報告(對應6個專項規劃)
            (2)部門年度質量報告
            各部門 每年底
            學校年度質量報告 辦公室 每年
            (五)
            完善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
            20 完善數據中心建設 完善數據中心功能,提供診改業務數據 信息處 2019年10月
            21 建立和完善目標鏈、標準鏈及監控指標信息化,運用平臺開展過程診改 完成學校質量診改平臺建設 診改辦 2018年完成一期
            2019年完成二期
            22 完善日常教學監控與評價信息化建設 增強日常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平臺功能 診改辦 2018年12月
            23 建設校本數據平臺 校本數據平臺 診改辦 2019年12月
            24 完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 網絡教學管理平臺 教務處 2018年12月
            25 強化教務管理系統功能 完善教務管理系統 教務處 2019年12月
            26 完善學校OA系統 (1)完善學校OA系統 信息處 2019年6月
            27 建設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平臺 (1)學生工作系統 學生處 2019年12月
             
             
            相關文章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北湖西路469號??|??電話:0790-6344241??|??備案號:贛ICP備12001096號??|?贛公網安備 36050202000504號?|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_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_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 在线一区 二区
              <video id="pscd1"></video>
                1. <video id="pscd1"></video>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精品 |